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書評 波灣戰爭不曾發生

文化研究月報-書評

波灣戰爭不曾發生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

那場不曾發生的戰爭,眼熟了!
The War That Never Happened, D
éjà vu!

朱元鴻,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人文社會理論研究室©版權所有

作者: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中文版:
2003年五月初版,共105頁,麥田出版。
譯者:邱德亮、黃建宏

I

1991年1月4日,布希亞在法國《解放報》(Liberation)發表了一篇評論:〈波灣戰爭不會發生〉。該時點是在聯合國安理會已經授權對伊拉克使用武力之後一個月,在美英對巴格達發動空襲之前兩週。

開打之後,無懼於對前文標題的許多揶揄嘲笑,布希亞於2月6日在《解放報》再發表了一篇:〈波灣戰爭:真的正在發生嗎?〉

美英在波灣的軍事行動於二月底結束。3月29日布希亞又於《解放報》發表系列之三:〈波灣戰爭不曾發生〉。1

以撻伐後現代思潮為職志的評論家,例如Christopher Norris,批評布希亞的三篇波灣戰爭系列「暴露了後現代思想在智識與政治上的破產」,布希亞的「荒謬論題」例證了「後現代情調常見的犬儒式默從」, 「無能從事有效的批判抗拒」,進一步見證了西方知識分子「因為極端反現實主義與非理性主義而陷於道德上與政治上的危機」2。而Paul Patton在英譯版序有全然不同的看法:布希亞不僅絲毫沒有默然接受在波灣的軍事與政治操作及其媒體報導,評論要點在在針對波灣軍事操作及其政治與媒體真實性的構成而質問。許多空喊批判抗拒的評論者卻因為無能徹底質問這些事件的真實性構成而實際上默從3。 布希亞提醒:這場戰爭蒙太奇般的證據,從各處向我們灌輸滲透,從眼睛、各種感官,或是經由論述。如果我們不曾質問過這場戰爭發生的真實性,那麼不論主張或 反對戰爭,都將在這些證據之上形成立即共識:相信這場戰爭為真,乃至依賴此意識形態而繁榮(主戰或反戰),成了不自覺的戰爭販子,餵養著這場籠罩著我們的 虛張聲勢。

「波灣戰爭不曾發生」不只是布希亞這麼說。杭士基(Noam Chomsky),冷戰以來即以批判美國軍事主義著名的知識分子,也在1991年波灣戰後發表一篇評論〈媒體與戰爭:什麼戰爭?〉,第一句就是:「以我對『戰爭』概念的理解...那不曾在波灣發生」4。稍後,左翼的評論也漸常見「波灣戰爭其實壓根不是場戰爭,而是依設計而驅動的超大場景演出」5這樣的布希亞式說法。那麼,同樣說波灣戰爭不曾發生,何以唯獨布希亞的論點受到揶揄,被撻伐為「荒謬」?他的挑釁有何獨特之處?

II

2003年二月中旬,當波灣戰爭續集又將上演的前夕,將過去十二年思想學術界對於波灣戰爭的回應,從書架的各個角落翻出來,在沙發周圍攤了一地,關掉聒噪 的時事新聞(促銷續集的廣告),在寧靜的夜晚沈浸在十二年前的「前集」。在眾多評論之中,布希亞這本小書,依然引人入勝6。燃起了念頭,深夜向七八位朋友敲了封email短訊:美英入侵伊拉克在即,估計軍事行動不會拖太久,我們正好可以翻譯這本小書,平行於波灣情勢的發展。在巴黎的德亮與建宏隔天就回覆說可以擔任譯者。此即中譯版的緣起。

戰爭,有如連續劇,不管你覺得著迷或是無聊,要搞懂這一集的劇情,還非得瞭解前幾集的發展。1991年波灣戰爭的「英雄」,史瓦茲柯夫將軍與鮑爾將軍,在波灣戰爭「勝利」之後分別出了回憶錄7,我們才知道,波灣戰爭與越戰有如此深刻的象徵性關連。這些「沙漠風暴」的將領以及中高階軍官,都曾是飽受越戰挫折的軍人,這一回,美國決意 "win big", 來恢復自己的男性氣概,克服「越戰症候」,贖回軍武的自尊。

布希亞卻指出了波灣戰爭前集的另一幕,大家都不太說,覺得困窘,想遺忘掉,美國、西方、伊拉克、甚至伊朗,沒人願意提起的一幕:兩伊戰爭。是西方將海珊扶 植起來,訓練著他去打伊朗的。海珊是傭兵,令西方難以忍受的是傭兵的反叛,何況美國為了自己在前一集所犯的罪行,必須壓制海珊這個令人困窘的共犯。然而海 珊的戰敗與美國的勝利同樣都是幌子,雙方迄今仍是徹底的共謀搭檔。海珊安然在位,這是布希亞指出波灣戰爭不曾發生的諸多徵候之一。不曾發生的戰爭當然談不 上結束,這也是何以他預告了必然有續集。

2003年的四月下旬,續集也差不多演完了,海珊政權垮台,海珊行蹤成謎(布希亞說他像是個裝扮成阿拉丁的中央情報局特務;即使如此,這回也難保不被 CIA自己人做掉)。那麼波灣戰爭發生過了嗎?結束了嗎?或許布希亞為續集提供的幾個模稜的想像情節仍然值得推敲:海珊是傭兵,美國人是人權與民主的傳教 士。然而一旦打敗傭兵後,傳教士全都變成了世界新秩序名符其實的傭兵。成為完美的傭兵必須付出代價,那就是?棄所有的政治智慧與意志。美國人當然也不例 外:他們將成為世界新秩序的警察,講究完美的軍事操作能力,卻失去他們的政治權威。這個以正義自任,要摧毀獨裁者的懲罰性武力,更令人害怕。美國可能將此 模式輸出到世界各地,就如以色列一樣,他們會將自己套牢在無限制壓迫與恐怖的循環裡。再說,消滅了海珊,只會堆高了一把危險的押注。真正的賭注,伊斯蘭的 挑戰,以及在這背後反抗西方世界的各種頑強文化形式,依然照舊,沒人知道誰將會贏(已經應驗了一回合,仔細想想911)。

有些人標榜自己是樂觀的或是悲觀的,但我們很難這麼揣測布希亞,他的展望是模稜的。顛倒賀德林的警句『危險滋生之處,庇佑亦增』,他的結語是:「世界新秩 序的霸權愈鞏固,那麼危險就會愈大,或說它崩潰的機會也就更大」。這是個警告,還是個希望?

III

比較「波灣戰爭不曾發生」與杭士基〈媒體與戰爭:什麼戰爭?〉,我們發現兩篇評論並沒有什麼相左的判斷,卻有許多平行的洞察與批判:「一場毫無對等交戰機 會的殺戮」;「美國對其反叛傭兵的鐵腕整肅」;「政治缺席,外交解決途徑遭預先排除」;「媒體在所有關鍵議題上壓制異議與政治不正確的事實:極權文化的正 字標記」;「數萬伊拉克人民死於非命,一場生態浩劫,海珊安然在位,而美國卻誇稱一場驕傲的勝利:微不足道的的陣亡數字,漂亮的軍事操作」;「慶賀勝利的 布希-貝克-史瓦茲柯夫團隊竟袖手坐視海珊鎮壓庫德族與什葉反對派,而美國啦啦隊的新聞界對大批難民流徙的景象卻克制報導」...。然而,在每一點上,布 希亞的評論都顯得層次更為複雜,多了些哲學的世故與黑色幽默的嘲諷。

布希亞引起爭議的獨特挑釁何在?或許要從熱中撻伐他的角度來反觀。

有回在接受 Anne Laurent訪談時,布希亞遺憾地感嘆:「我每寫些什麼,都被當作有才氣的,聰明的,但不是認真嚴肅的,因此也從未被當真對待,我並不誇稱什麼了不起的嚴肅,然而我的作品裡畢竟有些哲學上認真的東西啊!」8其 實,他敏銳地察覺了他所遭遇到的「圍堵」策略。Norris 清楚表達了圍堵他的企圖:「當我們將布希亞先前的寫作應用在一些瑣碎的現象,如迪斯奈、電視廣告、連續劇或叩應談話節目那些『超真實』的現象,確實有些揭 發的效果,布希亞可以算是眼光銳利的診斷者,然而當跨出了這個層次的診斷【而涉及波灣戰爭這般嚴肅的主題】,他的論點就暴露出了荒謬性...」9

Norris問:何以布希亞膽敢相繼發表波灣戰爭不會發生、不曾發生這般謬論而不怕真實世界的事件進展暴露出他是個江湖郎中?何以布希亞的謬論發表之後沒 有被立即痛擊倒地,卻被當回事兒地受到注意?Norris花了一本書的功夫,擴大了思想史的解釋背景:布希亞只是個極端頑劣的案例,他背後,是過去卅多年 來讓這類謬論得以驕恣任性的思想傾向,包括了後結構主義、新實用主義、新歷史主義、傅柯對權力知識的尼采式系譜學、Hayden White對於歷史論述的喻格解析等等。他認為整個思潮的問題可溯源到索緒爾語言學,將語言的指涉作用看做出於元素分化的差異體系,而非出於實證的對應。 此一見解,據他說,「未經批判地」被轉介應用於文學理論、文化批評、歷史書寫、媒體再現等領域。伴隨而來的是羅逖(Richard Rorty) 、Stanley Fish等人所代表的實用主義、反基礎主義的潮流,將「真理」當作不過是既定社群在既給歷史情境中所共同相信或此刻接受的詮釋;以及後結構主義,主張「真 實」乃純屬論述現象,在特定社會文化觀點之下,由符碼、慣例、語言戲局、表徵體系所產出。

這其實是個不錯的理論背景介紹。但Norris這麼鋪陳的用意是要指出布希亞如何走極端懷疑的偏鋒,以至淪於道德與政治上虛無的荒謬:他不再相信我們能夠 區別表象與真實!他認為我們接收新聞報導、政府發言、官方統計數字、氾濫的影像,卻不再能設想相關事實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此乃宣告了「意識形態批判」作 為啟蒙方案已經作廢!這又等於是淪為意識形態的共謀!

然而布希亞早說了:荒謬不只一種。這場殺戮是荒謬的,而陷入這場戰爭的腐敗擬像,是另一種荒謬。意識形態的共謀當然也不只一種,他至少明白點出了其中之 一:出於立即證據的共識而接受戰爭的真相,並藉此意識形態而繁榮蔓延的道德與政治(主戰或是反戰);於是玩弄事實與影像的戰爭,將得以在另個擬像的層次恣 意蹂躪。

「甭奢想重建真相的判準,我們辦不到的」,布希亞說。Norris認為這個無望的宣告很荒謬。然而,《波灣電視戰》作者Douglas Kellner, 精心蒐集仔細查核了波灣戰爭的鉅量資訊,仍不得不承認無法判斷某些陰謀理論(例如美國誘使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0,別說其它許多穿透不了的黑暗物質。我們翹首期待不滿後現代虛無的Norris(們),好膽就為我們重建區別表象與真相的判準,保證一個絕不感染意識形態的批判,讓波灣戰爭的真實水落石出吧!

IV

「戰爭不再像以前...」

康德在戰爭中看到「某種壯美」。黑格爾在戰爭中看到「主權最光輝的時刻」。1915年佛洛依德見到「一場我們拒絕相信的戰爭,爆發了,前所未見的血腥,新發明的攻擊性武器....帶來的是,幻滅」11; 這場(WWI)壕溝戰促使他日後思考人類侵略傾向在文明中的作用,解釋文明國家之間的殘酷戰爭,以及何以科技進步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神經官能症。1939 年巴岱耶讚頌「戰爭具有某些尋常生活所沒有的,帶來畏懼、恐怖與傷痛的...悲劇性質,比起可笑而猥褻的做愛,具有提高道德調性的作用」12;然而沒多久,他卻覺得戰爭令人失望,無聊!差不多在同時,同個戰爭背景,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在加州聖塔摩尼卡海邊對話沈思,啟蒙與工具理性的科技所帶來的新野蠻主義!

1991 年在波灣,布希亞看到的不是戰爭的壯美,而是戰爭的降格與墮落;看到的不是主權的光輝,而是在世界新秩序的警察制裁之下,攤曝在沙漠壕溝中的主權屍骸。他 自始至終拒絕相信這場戰爭,因此無所謂幻滅。他從未幻想這場戰爭具有比做愛更高格調的悲劇效果,反倒將其跟網路色情相比,不耐煩那同樣調性的猥褻;他從未 曾因這場戰爭而興奮,因此無所謂失望,倒是從頭到尾覺得無聊。他知道軍事與媒體的先進科技,程式驅動的戰爭機器,即時轉播的新聞影像,不僅無法挽救瀕死的 戰爭,反而更進一步地剝除了戰爭所有的戲劇性不確定、自發性的衝動形式、以及象徵性的交換。少了這些,只剩下精確的單邊作戰模型操演,戰爭不再像以前。視 域中浮現的不再是法西斯的新野蠻主義,而是以民主與人權為名,由完美作戰機器來警察的世界新秩序。唉,我們的時代!

V

怎麼讀這本書?

布希亞說:一段時日之後,或許我們可以將這本書當科幻小說來讀,看看虛構的情節預見了什麼事件13。【其實911世貿雙子星恐怖攻擊事件與波灣續集的2003年美伊戰爭都已應驗了他預見的壓迫與恐怖循環情節!】

有人說得妙:別把它當作描述實務政治的社會科學來讀,這是份對西方文化無意識的深度遊戲(deep play)做參與觀察的民族誌報告14

想讀時事評論的人不需要這本書。若想對我們自己的時代情境做些深入理解,那麼可以試試這份以理論思考來觀照當代戰爭的作品。15 如果能忍受這些世故的議論,或許可以享受一些黑色幽默。

甭 讓這本書澆熄了你反戰的行動熱情。縱令波灣戰爭不曾真的發生,我們還是有一百零一個理由上街頭測試一下世界新秩序的虛實,或許招徠一些媒體鏡頭,製造我們 自己的行動事件,置入那場布希亞不承認發生過的戰爭。日後,我們的影像將見證我們走過的時代:瞧,我在場!那戰爭,真的發生過!


注釋:

  1. 1991年5月系列三篇集結成書 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 Éditions Galilée.【回本文】

  2. Christopher Norris (1992) Uncritical Theory: Postmodernism, Intellectuals & the Gulf War,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pp.11-31. 【回本文】

  3. Paul Patton, "Introduction" to J. Baudrillard (1995) The Gulf War Did Not Take Plac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p.1-21.【回本文】

  4. Noam Chomsky (1992) "The Media and the War: What War? In H. Mowlana, G. Gerbner & H. I. Schiller (eds.) Triumph of the Image: The Media's War in the Persian Gulf-A Global Perspective, San Francisco: Westview Press, p.51. 【回本文】

  5. Steve Best and Douglas Kellner (2001) The Postmodern Adventur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p.72.【回本文】

  6. 我曾在1997年春季東海社研《傳播科技與資訊社會》研討課用這本書作教材。【回本文】

  7. Colin Powell (1996) My American Journey, New York: Ballantine. Norman Schwarzkopf (1992) It Doesn't Take a Hero, New York Bantam Books.【回本文】

  8. "This Beer Isn't a Beer: Interview with Anne Laurent," in Mike Gane (ed.)(1993) Baudrillard Live, London: Routledge, p.189. 【回本文】

  9. Norris, p. 22.【回本文】

  10. Douglas Kellner (1992) The Persian Gulf TV War, Boulder: Westview Press, pp.67-8. 【回本文】

  11. Sigmund Freud (1915) "Thoughts for the Times on War and Death," reprinted in Collected Papers, IV. 【回本文】

  12. Georges Bataille (1994) On Nietzsche, St. Paul, Minnesota: Paragon House, p.29.【回本文】

  13. Jean Baudrillard (1994) The Illusion of the End, Oxford: Polity Press, p.64. 【回本文】

  14. "Deep play" 出於Clifford Geertz 對巴里島民鬥雞的民族誌文化詮釋,倒是波灣戰爭的精采類比,見Charles Levin (1996) Jean Baudrillard: A Study in Cultural Metaphysics, New York: Prentice Hall, p.45【回本文】

  15. 在我們構想的「理論與當代戰爭」譯叢中,還包括了Jean-Luc Nancy在波灣戰後對主權與科技的評論、維希留(Paul Virilio)的柯索夫戰爭評論,以及布希亞、維希留、Žižek對於911紐約世貿大樓恐怖攻擊事件的評論。【回本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